判断机械过滤器的滤料是否需要更换,可通过以下方法综合评估:
1. 外观检查
滤料破损或结块:若滤料出现明显破碎、粉化或板结现象(如石英砂颗粒间黏连、无烟煤表面结垢),表明滤料已失去过滤功能。
颜色异常:滤料颜色明显变深或出现异常色斑(如活性炭发黑、锰砂表面覆盖黄褐色物质),可能是有机物或金属离子饱和的表现。
滤料流失:反冲洗后滤料层高度显著下降,或罐体底部出现大量细颗粒滤料,说明滤料磨损严重。
2. 过滤性能下降
出水浊度超标:当出水浊度持续高于设计值(如超过 5NTU),且反冲洗后无改善,可能是滤料吸附能力饱和或孔隙堵塞。
杂质穿透:出水中可见悬浮物、铁锈等大颗粒杂质,表明滤料层结构被破坏(如滤料粒径不均匀导致短路)。
3. 反冲洗效果
反冲洗后压力差未恢复:反冲洗后过滤器进出口压力差仍高于正常范围(如超过 0.1MPa),说明滤料层堵塞严重。
反冲洗排水异常:反冲洗排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黑色絮状物或滤料颗粒,表明滤料已老化或破损。
4. 运行参数异常
过滤速度显著降低:在相同进水压力下,流量明显减少(如低于设计值的 70),可能是滤料层孔隙率下降。
频繁反冲洗:反冲洗频率大幅增加(如从每周 1 次变为每天 1 次),但过滤周期仍缩短,说明滤料截污能力下降。
5. 使用寿命
按周期更换:滤料有一定使用寿命(如石英砂约 3-5 年,活性炭 1-2 年),即使性能未明显下降,达到设计年限后也需更换。
特殊场景加速老化:若原水含高浓度油污、重金属或强腐蚀性物质,滤料可能提前失效。
6. 实验室检测
滤料性能测试:取样检测滤料的孔隙率、比表面积、吸附容量等指标,若低于初始值的 60-70,需更换。
污染物分析:通过化学分析确定滤料表面附着物(如铁锰氧化物、有机物)是否达到饱和。
更换建议
部分更换:若仅表层滤料污染,可仅更换上层滤料(如最上层 10-20cm)。
整体更换:若滤料层整体失效或老化,需全部更换并重新级配(如石英砂按粒径 0.5-1.2mm 分层填充)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及时判断滤料状态并采取相应措施,确保机械过滤器长期稳定运行。